功能主治
	清热;利湿;解毒散结。主流感发热;泄泻痢疾;黄疸;石淋;痈肿;瘰疬;蛇虫咬伤;跌打肿痛。
	用法用量
	内服:煎汤,15-30g;鲜品加倍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撒;或调敷。
	注意
	疮破不可擦。
	附方
	1.治痢疾方。
	2.治红白痢疾方。
	3.治湿热黄疸方。
	4.治砂淋方。
	5.治肺热咳嗽,带下方。
	6.治小儿高热惊搐方。
	7.治吐血方。
	8.治瘰疬方。
	9.续筋驳骨方。
	10.治烫火伤方。
	11.止外伤出血,生肌收口方。
	12.治头面疔疮方。
	13.治阴囊红肿方。
	14.治牙痛方。
	各家论述
	1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治疮毒,研末敷之,疮破不可擦。
	2.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痰火结核,功胜夏枯单。理湿热便血,治夹色,均水煎服。捣烂外敷治百足咬伤,理跌打损伤肿痛。
	3.《广西药植图志》:内服治砂淋,白痢。外用治刀斧伤,止血生肌收口,续筋骨。
	4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收敛,止痛消肿。治痢疾,湿热腹泻,便血,跌打,烫火伤;洗疮,排脓散肿。
	5.《岭南草药志》:清利表里热及郁滞,舒筋活络定痛。
	6.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:清热利尿,降火消瘀。治瘰疬。
	摘录
	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