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养生中医网 > 健康
  • 记者20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,根据《罕见病目录制订工作程序》,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制定了《第二批罕见病目录》,收录86种罕见病。目前,我国共有207种罕见病纳入目录。 记者了解到,《第二批罕见病目录》中收录的罕见病共涉及17个学科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1 09:46
  • 小茴香味辛,性温,属温热药。功能温肾祛寒,行气开胃。为治疝气疼痛的要药。下焦有寒邪导致肝肾气逆而出现小肠疝气,少腹疼痛,小腹坠胀、睾丸肿胀疼痛,或睾丸偏坠牵掣疼痛等,可用小茴香配合乌药、桔核,吴萸、青皮、炒川楝子,荔枝核、木香,葫芦巴等同用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0 20:46
  •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疮疡肿毒;肺痈;跌打损伤疼痛;刀伤出血;外感咳嗽。 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15-30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各家论述 1.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治无名疔肿。 2.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0 20:45
  • 功效与作用 祛风燥湿、攻毒杀虫。属杀虫止痒药,临床主要用治瘤型麻风病。大风子油及其衍生物有刺激性,有一定毒副作用。主要有抑菌作用,尤以大风子油的脂肪酸钠盐抑菌作用较强。 临床应用 用量0.3~1克,煎服,多人丸散,生用刺激性大;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0 20:41
  • 栀子的功效: 1、泻火除烦:适于热扰心神。a.外感热病,邪郁上焦,心胸烦闷不眠。b.火毒炽盛,高热烦躁,甚至谵语。 2、凉血解毒:用于血分热毒证。a.血热妄行,吐血,衄血,尿血。b.咽肿目赤,热毒疮疡,属实热的。 3、清利湿热: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0 20:22
  • 白菊花又名节华、甘菊,为菊科植物白菊的头状花序,每当深秋,寒气袭人、万花凋谢时,唯有菊花此时却五彩缤纷,变化多姿,傲霜怒放,它不仅供人观赏,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。 白菊花性凉,味甘苦,含有挥发油、菊苷、氨基酸、黄酮类及维生素B1等成分,具有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0 20:20
  • 杨梅酒的功效: 梅有生津止渴、健脾开胃之功效,多食不仅无伤脾胃,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“杨梅可止渴、和五脏、能涤肠胃、除烦愦恶气。”杨梅果实、核、根、皮均可入药,性平、无毒。 果核可治脚气,根可止血理气;树皮泡酒可治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0 19:51
  • 2023年半年报发布后,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位工作人员相继辞职,引起了市场关注。 根据公司公告,8月30日,君实生物非执行董事HAIWU因其他工作安排申请辞职,辞职后其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;8月31日,君实生物执行董事、核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0 16:19
  • 枸杞子:味甘、性平。归肝、肾经。功能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。用于治疗虚劳精亏,腰膝酸痛,眩晕耳鸣,阳痿遗精,内热消渴,血虚萎黄,目昏不明。但本人结合文献分析认为,枸杞子性微寒更为妥当,理由如下: 《本经逢源》记载:“枸杞子味甘色赤,性温无疑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0 15:08
  • 清热解毒、利水除湿、消食杀虫。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. 用量25~75克,煎服。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。用治感冒发热、咽喉肿痛、肠炎、痢疾;痈疽肿毒、肾炎水肿、小便短赤、小儿疳积、钩虫病。外治阴道滴虫病。 主含香豆精、有机酸、鞣质、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0 14:13
  • 功能主治 活血行气;通经止痛;消肿生肌。主心腹疼痛;风湿痹痛;经闭痛经;跌打瘀痛;痈疽肿毒;肠痈;疮溃不敛。 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 注意 孕妇忌服。《本草经疏》:痈疽已溃不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0 13:46
  • 发汗解暑;化湿利尿。主夏季感冒;中暑;泄泻;小便不利;水肿;湿疹;痈疮。 内服:煎汤,9-15g;鲜品加倍。外用:适量,捣敷;煎水含漱或熏洗。 1.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去皮肤湿热,解表,止痛。治伤风发热,止呕吐。 2.《广西药植名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0 12:59
  • 功效: 清热利尿;凉血;解毒。主热结膀胱;小便不利;淋浊带下;暑湿泻痢;衄血;尿血;肝热目赤;咽喉肿痛;痈肿疮毒。 作用: 1.抗炎作用:大鼠口服车前果胶0.5g/kg或1g/kg,对由甲醛或右旋糖酐引起的炎性水肿,有明显抑制作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0 11:55
  • 金银花味甘,性寒,属寒凉药范畴。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药。有解表清热、清热解毒、清热止痢三大功用,下面向大家详细介绍金银花作为寒凉药的具体功效。 1、解表清热:温病初起,邪在卫分,热在上焦,症见身热头痛、口渴、咳嗽咽干、脉浮数等。可用金银花清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0 11:49
  • 腹痛原因很多,部位上有少腹、小腹、大腹之别。痛在脐上,病多属脾;痛在脐两侧及少腹,病多在肝;痛在脐下,病多属肾;胀痛多气滞,刺痛多血瘀,冷痛为寒,灼痛多热,隐痛多虚等。临证用药多有不同,当细辨析。 香附、川楝子止腹痛,以肝气郁滞腹痛为用,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20 08:27
  • 性味功效 味甘,性平,有毒。祛风,杀虫、解毒。 临床应用 常用于热毒壅滞的乳房肿核、子宫癌及食管癌等。与其他抗癌药组成复方剂,对肺癌、大肠癌、胆管癌、结肠癌、睾丸肿瘤均有疗效。此外,常用于治疗皮肤顽癣、疮疡肿毒、急性乳腺炎,淋巴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19 20:13
  • 大青叶味苦,性大寒,属寒凉药范畴。大青叶主要有清热、解毒、凉血的作用。本品最常用于温病、瘟疫、瘟毒所致的高热神昏、咽喉肿痛、头痛牙痛、口舌生疮、出疹发斑、吐血衄血以及丹毒、痄腮、猩红热等。 大青叶可配合元参、生地、生石膏、知母、黄芩、银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19 19:48
  • 猪苓“味甘平。主痎疟,解毒,蛊毒,蛊注,不祥,利水道。久服轻身耐老。” 猪苓归肾、膀胱经,甘淡渗湿,“利水道”作用较强,可用来治疗各种水湿、痰湿引起的疾患,单用研末调服即有效,如《子母秘录》治妊娠从脚至腹肿,小便不利,以及《杨氏产乳方》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19 19:47
  • 中医认为,豨莶草性味苦、寒,入肝、肾经,有祛风湿、通经络、清热毒之功,适用于风湿痹痛、四肢麻木、关节曲伸不利、中风后手足不遂以及湿热疮疡、皮肤瘙痒等。《本草图经》言其“治肝肾风气,四肢麻痹,骨间痛,腰膝无力者”。药理研究表明,本品含生物碱,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19 19:46
  • 利水,泄热,祛风,解毒。治臌胀积聚,黄疸,淋病,风痹,破伤中风,筋脉挛急。 ①《本经》:主消渴,伤寒,寒热。 ②《别录》:破石淋及转筋,利小便,止遗溺,灭瘢痕。 ③《本草拾遗》:和黑豆炒浸酒,主贼风、风痹,破血。又:炒服之,主虫......
    发布时间:09-19 19:24

养生中医网 | RSS订阅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2006- 养生中医网 版权所有

声明: 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,仅代表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

邮箱:linghunposhui@163.com

备案号:皖ICP备2023007381号